纯净系统家园 - 专注分享最好用的电脑系统

当前位置: 纯净系统家园 >  微软资讯 >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更新时间:2025-07-10 09:40:09作者:yidaimei
相比消费级台式机,商用台式机因为要满足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往往更追求可靠稳定和耐用,因此OEM厂商在开发设计商用台式机产品的时候就需要同时考虑到强悍的生产力性能、高能效、安全、出色的应用适应性和可维护性,同时还要在整机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具有竞争力。在目前主流价位段的商用台式机市场中,热门产品主要有AMD锐龙7 8700G平台和英特尔酷睿i7-14700平台,这两个平台属于不同的阵营,各有特点。那么对初创公司或者中小企业而言,在采购商用台式机的时候究竟应该选哪个平台呢?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AMD锐龙7 8700G、英特尔酷睿i7-14700处理器介绍

AMD锐龙7 8700G是锐龙8000G家族中的一员,这款处理器基于Zen 4架构,采用4nm先进生产工艺并采用全大核心设计,配备8核心16线程,基础频率为4.2GHz,最高加速频率达到5.1GHz,配备16MB三级缓存,默认TDP为65W。

AMD锐龙7 8700G处理器内置采用AMD XDNA架构的NPU,其算力达到16 TOPS,能够加速AI工作流;GPU方面则采用RDNA 3架构的Radeon 780M集显,其配备12组计算单元,显卡频率达到2900MHz,支持实时光追、AV1硬件编解码以及全新的DirectX 12 Ultimate,为未来的3D应用做好了准备。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英特尔酷睿i7-14700处理器采用Intel 7生产工艺和混合设计架构,它配备8个性能核心和12个能效核心,组成20核心28线程。其中,性能核心的最高频率达到5.4GHz,不过其基础频率只有2.1GHz,而且在Windows系统中,有概率出现“大小核”调用错乱的问题。英特尔酷睿i7-14700处理器的基础功耗为65W,最高支持DDR4 3200或者DDR5 5600内存,内存容量最高仅支持192GB,比锐龙7 8700G最高支持的256GB少很多。英特尔酷睿i7-14700处理器内置老旧的英特尔UHD 770核显,并缺乏了对AVX-512指令集和NPU的支持,因此在核显的性能以及对AI的支持方面存在很大短板。

从这两款处理器的核心规格层面来看,无论是AMD锐龙7 8700G还是英特尔酷睿i7-14700,它们都并非各自阵营中的最新产品,它们分别应Zen 5架构的前一代产品和酷睿Ultra 200S处理器的前一代产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AMD锐龙7 8700G和英特尔酷睿i7-14700处理器都属于“N-1”代产品。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两款处理器在主流级商用台式机市场中才如此火爆。那么在实际使用中,搭载锐龙7 8700G的商用台式机和搭载英特尔酷睿i7-14700的商用台式机体验有什么样的差异呢?我们不妨来实战比较一下。

AMD锐龙7 8700G对比英特尔酷睿i7-14700

我们通过搭载锐龙7 8700G处理器、Radeon 780M集显的联想启天M550和另一款搭载酷睿i7-14700处理器、英特尔UHD 770集显的商用台式机来对比,从商业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看看这两个平台谁更胜一筹。

从商业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出发。我们将通过日常办公应用测试(office类)、整机综合性能测试、创作性能测试、图形性能测试、烤机以及AI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测试来考察两台商用台式机的整体表现。

●日常办公应用测试

在日常办公应用测试中,我们主要通过业界知名的PCMark 10软件来考察锐龙7 8700G和酷睿i7-14700平台的表现。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从实际测试来看,在测试项目更全面丰富的PCMark 10 Extended中,锐龙7 8700G平台获得7250的总分,而酷睿i7-14700平台仅获得4978分,锐龙7 8700G平台取得45.64%的领先优势。我们再来细看测试子项目,PCMark 10 Extended的“常用基本功能”子项目包括应用程序启动、视频会议和网页浏览等测试项目,在这个子项目中,锐龙7 8700G平台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2.94%。而PCMark 10 Extended的“生产力”子项目主要测试Excel、Word等与办公族强相关的日常应用,在这个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展现出强大的性能优势,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41.18%。

PCMark 10 Extended的“数位内容创作”子项目主要包括照片编辑、视频编辑和图形渲染等测试项目,它对应的是商业用户日常办公时经常遇到的轻度创作场景。在这个测试子项目中,锐龙7 8700G平台获得9667分,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21.6%。PCMark 10 Express是一个比较简短的测试,主要体现平台的基础办公性能。在PCMark 10 Express中,锐龙7 8700G平台获得6913的总分,它同样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领先幅度达到12.64%。由此可见,在日常办公应用中,锐龙7 8700G平台相对酷睿i7-14700平台具备更出色的表现,如果为企业员工配置锐龙7 8700G商用台式机,将大幅提升员工的生产力效率。

●整机综合性能测试

整机综合性能测试主要考察商用台式机的整机综合能力,其中处理器的实际性能、集显的图形性能对整机综合能力的影响最大。此外,不同规格的内存、SSD和硬盘等配件也会对整机综合能力带来轻微影响,这为企业主带来的启示是尽量在采购时选择品牌商用台式机,以避免买到劣质配件。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在《硬件狗狗3.3》的综合性能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得到421568的总分,这样的成绩对比酷睿i7-14700平台有5.12%的领先优势,表明锐龙7 8700G平台的综合性能更出色。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在PerformanceTest 11.1的综合性能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可谓取得跨越式的领先优势,他的总分达到8287.6分,大幅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领先幅度达到夸张的127.91%。这主要是因为PerformanceTest 11.1的综合性能测试不仅要测CPU、内存和SSD,更加入了2D图形测试以及3D图形测试项目,而锐龙7 8700G内置采用RDNA 3架构的Radeon 780M集显,它拥有强大的图形性能,在该项测试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

●AVX性能对比

与消费级PC不同,在商用市场中,商用PC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工作负载,比如科学模拟、金融分析、AI、深度学习、3D建模等,这就十分依靠CPU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而能够显著提升CPU计算能力的莫过于增加处理器对更多指令集的支持,比如AVX-512指令集就可以大幅提升某些应用软件的执行效率,特别是在当下热门的AI应用中,AVX-512提供的加速效果非常可观。

AMD锐龙7 8700G提供了对AVX-512指令集的支持,而英特尔第14代酷睿处理器整个家族都砍掉了对AVX-512指令集的支持,也就是说酷睿i7-14700处理器不支持AVX-512指令集。这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从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多媒体运算测试和HandBrake视频转码测试中就能找到答案。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可以看到,锐龙7 8700G由于支持AVX-512指令集,因此它在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多媒体运算测试中能够通过AVX-512来加速并取得出色的成绩,其多媒体功效总分达到1.71 GPixel/s,多媒体整数计算成绩达到2.33 GPixel/s。而酷睿i7-14700不支持AVX-512指令集,无法在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多媒体运算测试中调用AVX-512来加速,因此它的成绩并不出色,其多媒体功效总分只有1.3 GPixel/s,落后锐龙7 8700G处理器31.51%。酷睿i7-14700的多媒体整数和浮点计算也只能依靠AVX2指令集来加速,仅分别得到1.55 GPixel/s和1.67 GPixel/s的成绩,分别落后锐龙7 8700G处理器50.32%、19.76%。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HandBrake是一款支持调用AVX-512指令集的视频转码软件,我们在两个平台上分别将一段4K H.264视频转为4K H.265 MKV视频。由于锐龙7 8700G支持AVX-512指令集,所以它在AVX-512的加速下效率很高,仅用416秒就完成了转码任务。而酷睿i7-14700不支持AVX-512指令集,无法获得加速,最终其耗时431秒才完成任务。

由此可见,如果企业用户有视频转码类的业务需求,或者要应对将来越来越普及的AI应用或者进行AI、3D建模应用的开发和测试,那么支持AVX-512指令集的锐龙7 8700G明显是更高效更便于“战未来”的选择。

●集显图形性能测试

图形方面,锐龙7 8700G内置采用RDNA 3架构的Radeon 780M集显,这款集显配备12组CU单元,不仅支持光线追踪,还支持AV1硬件编解码以及全新的DirectX 12 Ultimate。而酷睿i7-14700内置英特尔UHD 770集显,其配备32个EU执行单元,显卡基本频率仅700MHz。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在基于DX12的3DMark Time Spy测试场景中,锐龙7 8700G平台(Radeon 780M)取得2736的显卡分数,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英特尔UHD 770)244.15%;在基于DX11的3DMark Fire Strike中,锐龙7 8700G平台(Radeon 780M)取得7909的显卡分数,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英特尔UHD 770)177.12%。

可以说,锐龙7 8700G平台的图形性能完胜酷睿i7-14700平台,对大多数一般企业用户(比如行政、客服、教师等)来说,锐龙7 8700G平台内置性能强大的集显,无论是平时文字办公,还是临时需要剪辑、发布新媒体内容,它都能为企业用户提供强力性能的支持。而酷睿i7-14700平台的图形性能孱弱,无法支撑更负责的工作任务,必要时还得额外配备独显,这无疑增加了采购成本以及日常维护负担。

●设计创作性能测试

对于大多数一般企业员工来说,日常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需要简单修图、剪辑短视频的业务需求。那么在视频剪辑和照片编辑等设计创作场景中,锐龙7 8700G和酷睿i7-14700商用台式机的表现如何呢?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UL Procyon的视频编辑测试和照片编辑测试都会分别调用电脑中实际安装的Premiere Pro和Photoshop、Lightroom Classic软件来模拟用户的真实创作操作,并在测试后给出对应的总分以评价系统的创作性能。在UL Procyon视频编辑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获得3996的总分,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22.43%。在UL Procyon照片编辑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取得6516的总分,领先酷睿i7-14700平台10.5%。由此可见,在视频编辑和照片编辑场景中,锐龙7 8700G的表现更出色,完全领先酷睿i7-14700。

●烤机测试

接下来从多数企业关注的能效出发,我们通过单烤FPU来看看这两个平台在高负载下的性能输出和温度表现。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AMD锐龙7 8700G平台烤机30分钟后,处理器能够一直维持65W的性能释放水平,而且处理器的核心温度为78.6℃(烤机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为79℃),处理器频率维持在4.2GHz。酷睿i7-14700平台在烤机30分钟后,处理器能够一直维持66W的性能释放水平,不过处理器的核心温度达到80℃,烤机中途还曾碰撞到100℃的温度墙。此外,烤机30分钟后,酷睿i7-14700的处理器频率只保持在2.6GHz左右。

也就是说在烤机这样的极限环境,锐龙7 8700G的处理器温度更低、频率更高,功耗释放水平一直十分稳定。而酷睿i7-14700在烤机中性能释放水平不稳定,温度还碰撞过100℃的温度墙,同时处理器的频率也很低。这其实很好地展现出AMD Zen 4架构和4nm生产工艺所带来的极高的能效比。对企业而言,更高的能效比意味着平台能在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温度和更低的风扇噪声下带来更高的性能,这不仅有利于节省能源,还能为企业员工带来更出色的使用体验。

另外,在稳定性层面,酷睿i7-14700和其他第13代/第14代酷睿处理器一样在运行高负载游戏时都存在“致命性”缺陷,虽说商业客户很少运行游戏,但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此外,酷睿i7-14700采用混合架构设计,性能核、能效核的调度需要Windows 11系统配合,然而不少政企客户需要安装Windows 10神州网信版系统,但英特尔的核心调度工具Thread Director没有针对该系统做优化,所以会存在“大小核”调用错乱的问题。相反,锐龙7 8700G不仅不存在“致命性”缺陷,而且由于其采用全大核设计,也不存在“大小核”调用错乱的问题。

●AI性能测试

如今各式各样的AI应用已经成为为企业赋能的生产力工具之一,无论是照片编辑、视频剪辑还是部署大型语言模型,都需要用到平台的AI算力。无论是由CPU驱动还是iGPU或者NPU驱动,各式各样的AI解决方案已经贯穿商用PC的生命周期。那么锐龙7 8700G商用台式机对比酷睿i7-14700商用台式机,谁的AI性能更出色呢?

从硬件规格上看,锐龙7 8700G内置专门负责处理AI任务的NPU,其算力达到16 TOPS,再加上CPU和iGPU本身也具备强劲的AI算力,所以从本质上讲,锐龙7 8700G是真正意义上的AI PC处理器。而酷睿i7-14700处理器没有配备NPU,在处理部分AI任务时只能依靠CPU和iGPU的算力,它并不支持由NPU驱动的AI应用,所以它算不上是AI PC处理器。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我们通过UL Procyon AI计算机视觉基准测试来考察两个平台的CPU和iGPU的AI推理性能。可以看到,从CPU层面对比的话,锐龙7 8700G在这项测试中得到130分,领先酷睿i7-14700处理器4.84%。如果用GPU来对比的话,锐龙7 8700G在UL Procyon AI计算机视觉基准测试中获得228的高分,而酷睿i7-14700只获得54分,前者的领先幅度达到夸张的322.22%。也就是说,锐龙7 8700G内置的Radeon 780M集显不仅具备强悍的图形性能,还具备出色的AI推理性能,能够帮助企业用户流畅地运行各类由集显驱动的AI应用和AI工具。

我们挑选了几个大多数企业用户经常用到的AI工具来实测锐龙7 8700G平台和酷睿i7-14700平台在实际AI应用中的表现。这几个工具是AiPPT、Topaz Gigapixel AI以及LM Studio,其中AiPPT是国内出名的AI办公工具,国内大多数AI智能助手和智能体内嵌的PPT生成功能都采用了AiPPT的端口接入;Topaz Gigapixel AI则是一款知名的AI照片处理工具,通过AI模型的帮助,企业用户可以通过Topaz Gigapixel AI将照片或者图片做高品质的放大处理,它对营销岗位、宣传岗位、运营岗位和市场岗位的用户大有裨益。而LM Studio则是一款在本地部署大模型的工具,我们通过它来部署DeepSeek-R1-Distill蒸馏模型。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在AiPPT离线生成并制作PPT的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和酷睿i7-14700平台的表现相近,这主要是因为生成简短的PPT时,两个平台的负载都不高,也就是说它们都能流畅地使用AiPPT。而通过Topaz Gigapixel AI来放大照片时,锐龙7 8700G平台仅耗时2.6秒就完成了任务,酷睿i7-14700平台需要4.2秒。如果企业需要大批量化地放大图片,显然锐龙7 8700G平台的效率更高。

接下来是LM Studio的本地大模型测试,测试中两个平台都采用GPU加速。在7B模型中,锐龙7 8700G平台的推理速度达到15.43 tokens/s,速度非常快。而酷睿i7-14700平台的推理速度只有4.85 tokens/s,推理速度很慢,等待模型思考和回答的时间较长,勉强能用。在DeepSeek-R1-Distill-Qwen-14B测试中,锐龙7 8700G平台的推理速度为8.02 tokens/s,速度比运行7B模型时稍慢,但是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而酷睿i7-14700平台的推理速度降低到2.5 tokens/s,这是非常慢的速度,已经达到几乎无法正常使用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地部署和运行大模型主要依赖大容量的内存和算力相对强大的集显,而锐龙7 8700G在这两方面相对酷睿i7-14700都颇具优势,首先它对内容容量的支持最高达到256GB,比酷睿i7-14700所支持的192GB高出一头;其次锐龙7 8700G内置的集显性能强悍,能流畅运行14B大模型,而酷睿i7-14700内置的集显性能孱弱,无法流畅运行14B大模型。锐龙7 8700G为企业带来的竞争力在于,如果企业有本地部署大模型的业务需求,或者有在本地部署企业定制化大模型的需求,锐龙7 8700G能够从容应对。

●AI功能体验

在AI PC时代,仅靠CPU和GPU强大的性能远远无法带来更出色的AI使用体验,必须加上AI PC时代的主角——NPU。对于锐龙7 8700G处理器来说,正是Zen 4架构的CPU加上RDNA 3架构的GPU再加上XDNA架构的NPU,三大引擎协同才带来了出色的AI体验和整体使用体验。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作为最早具备内建NPU的x86处理器厂商,同时也是率先通过NPU来驱动Windows Studio Effects的厂商,AMD已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流AI生态伙伴一起为超过100款应用提供AI加持的性能体验。我们通过Amuse软件简单向大家介绍锐龙7 8700G带来的AI应用体验。

Amuse是一款集Stable Diffusion AI绘图、文生图、图生图于一身的软件,它只是一个单一的安装程序,安装起来非常简单,不需要额外下载任何依赖插件,“傻瓜式”安装之后即可在电脑上快速启动Stable Diffusion等AI绘图应用。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我们知道类似Stable Diffusion这样的AI绘图软件非常“吃”内存和显存,在低配置的台式机上,我们往往只能生成512×512分辨率的图片,不能生成更大的分辨率的图片,这无法满足商业用户的办公需求。如何为用户解决这个问题呢?AMD推出了基于NPU的AMD XDNA Super Resolution(超分辨率)功能。我们只需要在Amuse中打开该功能,那么在生成512×512的图片的过程中。AMD XDNA Super Resolution就会调用处理器内置的NPU帮我们自动把图片放大到1024×1024分辨率,而且这个功能只是NPU驱动,对平台的内存配置没有要求,而没有NPU的酷睿i7-14700处理器自然无法享受到这样的便利。

硬件规格全面升级联想启天M550商用AI PC赏析

最后来感受一下本次的测试机型——联想启天M550的风采。作为一款商用AI PC,联想启天M550在外观和细节设计上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性。这台机器整体采用碳素黑简约设计,给人一种稳重且专注的感觉。13.6L的体积不仅节约了桌面空间,相对传统PC低6%的高度也让它的重心更低,放置更稳。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核心参数

操作系统:Windows 11 Home(64位)

处理器:AMD锐龙7 8700G(8核16线程、最高加速频率5.1GHz)

NPU:AMD锐龙AI(16 TOPS算力)

内存:32GB DDR5 5600双通道内存(运行频率5200MHz)

硬盘:1TB PCIe 4.0 SSD

显卡:AMD Radeon 780M(12组CU、2900MHz)

电源:310W 80 PLUS铂金电源

尺寸:373mm(高)×145mm(宽)×290mm(深)

重量:约4.44kg

参考价格:视出厂规格而定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细节方面,这台机器的顶部特意设计有提手,开机键也设计在机箱靠近顶部的位置,这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联想启天M550在稳定性上相对大多数传统PC来讲也更出色。这台机器通过各项国家标准认证(比如中国节能认证、一级能效等级认证等),还提供超低噪音认证——它在工作状态下的噪声低于22分贝,能够为用户提供安静的工作环境,并减少噪声伤害,保护听力健康。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联想启天M550还通过了联想独有的抗共振和抗冲击认证,联想通过台阶螺钉+隔振垫圈设计以及“猫爪式”双层硅胶等一系列设计来固定和保护硬盘,防止机械硬盘通电运行引起机箱共振或者外部冲击对机械硬盘带来影响。同时,这台机器内置智能散热引擎,它可提供多种散热、噪音和性能的平衡方案,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

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AMD锐龙7 8700G vs 英特尔酷睿i7-14700:谁才是商用AI PC的首选?

联想启天M550配备丰富的接口,机箱面板配备六个USB-A 3.2 Gen1接口以及3.5mm音频接口,同时这台机器还可选光驱。背板提供了四个USB-A 2.0接口、一个千兆RJ-45网线接口、一个VGA接口、一个HDMI 2.1TMDS接口以及两个PS2接口和三个音频接口。在安全性方面,这台机器也做得到位,它不仅设计有机箱侧板锁位、Kensington线缆锁孔,还可选键鼠安全锁,能够防止键盘鼠标被随意拔走。当然,USB数据保护功能也是标配。

作为今年的升级款机型,联想启天M550商用AI PC更新迭代的变化很大,从扩展接口、SSD插槽到整机的硬件配置都迎来了重磅更新,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企业在办公协作、内容创作等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对于最近计划采购/升级IT设备的企业而言,以联想启天M550为代表的锐龙商用AI PC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它在接下来或许将掀起商用AI PC的普及风暴。

总结锐龙7 8700G是商用AI PC首选

通过各项对比测试可以看到,从商业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来看。搭载锐龙7 8700G处理器的商用台式机无论是在日常办公应用、整机综合性能、设计创作、图形性能、AVX性能还是AI算力、AI性能以及AI功能层面,都完全领先于酷睿i7-14900商用台式机。更重要的是,锐龙7 8700G商用台式机不仅在以上多方面都具备出色表现,它在处理器能效、温度控制以及稳定性方面的表现都优于酷睿i7-14700商用台式机。

虽然从处理器的规格层面来看,锐龙7 8700G和酷睿i7-14700都属于各自阵营中的“N-1”代产品,但是综合我们的测试结果不难看出,锐龙7 8700G的综合表现超越“N-1”代的酷睿i7-14700,它更像是“N-0.5”代的产品。此外,锐龙7 8700G处理器前瞻性地内置了NPU,而且性能强大的集显还能轻松运行大模型、文生图等AI应用,所以面对快速发展的AI时代,锐龙7 8700G的优势明显,商业价值突出。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5 纯净系统家园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