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残血版和满血版的发展历程

比如RTX3070 Laptop,125W~140W被称为“满血版”,80W~95W被称为“残血版”。在同样是标准版显卡的情况下,“残血”和“满血”只有功耗区别,但如果涉及到Max-Q版,则还有频率和电压的区别。
起初NVIDIA在移动端的显卡一般只有一个功耗,比如GTX1060是80W,GTX1070约为115W。后来搞出了Max-Q Design,出现了同一型号后缀带Max-Q的低功耗版本。比如GTX1080标准版是180W,Max-Q版是110W左右(官方宣传90W)。
而入门级的MX150独显,虽然没有所谓的Max-Q,但也分为25W的标准版和8W的低功耗版。同一张卡划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功耗,其实在这时候,“满血版”、“残血版”的概念已经开始萌生了。

步入20系卡,NVIDIA的布局依旧是标准版+Max-Q并行,但花样更多了。RTX2080 Super Max-Q的功耗是80W和90W,但符合NVIDIA推行的Max-Q Design的机型,可以再增加点功耗,达到100~105W。
另一方面,RTX2060这张卡出现了一点“乌龙”:80W~90W和GTX1660Ti拉不开差距,光追性能和DLSS 1.0又不够给力,价格却实打实高了,一度让2060机型非常尴尬,而1660Ti机型成了性价比之选。这时候,一些有能力做更好散热的厂商不乐意了,开始推动NVIDIA提高2060的功耗,于是出现了100W~115W的2060。这时候,“满血”和“残血”概念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了。
到了30系卡又继续玩“骚操作”,一方面,NVIDIA彻底“放飞自我”,一张卡给出了几个不同的TGP,然后有意无意地淡化Max-Q概念。其实在20系时,NVIDIA就默许厂商在商详不标注Max-Q字样,30系也不标注,取而代之的是要标注频率。
另一方面,搞出了Dynamic Boost,而且这边淡化Max-Q概念,那边“发展”Max-Q概念,整出了一个所谓的“第三代Max-Q”。Dynamic Boost的操作,简单说就是:CPU忙时反向减显卡TGP,CPU闲时给显卡提TGP,幅度是15W~20W,为什么有20W?因为搭载“第三代Max-Q技术”的卡允许多给5W。
这么一搞,一张显卡的TGP简直混乱不堪。就RTX3060 Laptop这张卡,我见过:60W、75W、80W、90W、95W、100W、105W、115W、130W。连我都觉得头大,一般用户干脆“放弃思考”,直接把最高TGP的卡称为“满血版”,其余的功耗档位一律称为“残血版”。
到了40系显卡,比较常见的就是105W和140W的4060 Laptop,它们的性能差距并不大。在3DMark等测试中,140W的所谓满血版本相比于105W版本。如Fire Strike Extreme项目相差200分,Time Spy项目更是相差不到100分。这表明,尽管140W版本的显卡在功率上有所提升,但在实际的游戏体验上的影响却非常小。

如果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玩游戏或进行工作设计,建议购买满血显卡,因为显卡功耗越高,性能就越强,生产力、生产效率也会越高。如果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日常办公或影音娱乐,则没有必要强行追求显卡满血,因为残血显卡已经足够应对这些需求,而且价格相对较低。
显卡残血版和满血版的发展历程相关教程
- AMD下一代APU处理器核显性能前瞻,RTX 2050满血版超移动版性能对比
- Windows历史版本:微软操作系统发展历程详解
- 微软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系统,Bug11系统的由来及历史发展
- 索泰GeForce RTX 4090 PGF:巨无霸显卡性能和颜值双双拉满的评测
- 微软承诺为AI侵权行为提供法律保障,下血本了!
- 微软满意完美音浪表现 有意追加工作室投资,展望游戏发展前景
- 撼与Sparkle展示BTF概念锐炫显卡,背插显卡有望迎来新玩家
- 英伟达发布RTX 5000/4500/4000工作站显卡,提供卓越性能和创新技术
- AMD RX 7000系列显卡现已全部发布:RX 7600-RX 7900 XTX - 了解最新AMD RX 7000系列显卡规格、性能和价格
- 华硕展示RTX 4060 Ti概念显卡,可安装M.2 SSD,带来更强大的存储和图形表现力
- 显卡升级是AI时代的进步,还是游戏玩家的智商税?揭秘显卡升级的真相
- AMD CL26低时序内存为什么这么抢手?探秘甜点频率的魅力
- 微软史诗级变革:Windows 11正式推行无密码登录,安全性得到提升
- Windows系统编年史:从XP到Win12,谁是你的心中痛点?
- 首张RDNA 4“巨齿鲨”,华硕推出ATS RX 9070 GRE O12G显卡,性能强劲游戏体验升级
- 英伟达CEO黄仁勋2025财年薪酬达499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